近日,撰写九寨沟地震的写稿机器人一时引来众多关注。有人欣喜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迅猛,也有人表示担忧:又将有一群人要失业了。
近几年,机器换人大潮的来袭确实让一部分人面临失业的风险,而由失业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未来机器人抢走了人类的工作,就意味着工作的人会变少,交税的人自然也就少了。这绝对是个不得不关注的重大问题,毕竟税收是支撑国家运转的重要财政来源。对于该问题,盖茨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让那些抢走人类工作的机器人交税。
就在去年5月,由欧洲议会法律事务委员会成员、欧洲议会议员玛蒂·德尔沃编写的一份欧洲议会报告草案,提出了针对机器人征税的想法。报告强调,机器人可能加剧不平等现象,并以此提出或许需要“为了税收和社会保障缴款的目的,让企业就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自身经济表现的贡献程度和比例进行申报”。
事实上,除了比尔·盖茨对此表示赞同,公众是一面倒的反对。但理性分析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机器人适度征税,即便是仅仅减缓采用这类破坏性技术的临时税,似乎是解决日益严重不平等现象的政策的天然组件。税收收入可以投入工资保险,帮助那些被新技术取代的人们过渡到别的职业。
有消息称,韩国正在这方面做尝试,准备推出全球第一个“机器人税”。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已在准备修改税法,减少对机器人的税收优惠;政府并不直接向机器人征收,但减少对机器人的税收优惠,以增加机器人应用的成本,避免大量采用机器人而导致大量人群失业,新税法预计在今年年底就会通过。
韩国政府的这一举措,对于韩国机器人企业及希望利用机器人的企业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要知道韩国是机器人强国,其工业机器人生产商已占全球5%左右的市场份额。从1990年之后的20年间,韩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以超过12%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总保有量增长了近10倍,也出现了韩国现代、Robostar、东部机器人、阿尔帕机器人、斗星机器人等知名企业。
总体上看,无论是机器、机器人还是人工智能技术都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因此,平衡机器人与就业岗位之间矛盾的一种可行之道就是转移支付。一方面,政府对处于前沿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从已经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带来的社会财富增加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对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培训,使他们能够分享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