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特别是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将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经济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它的基础是算力。
日前,2024中国算力大会“超智融合新质赋能”超算互联网分论坛在郑州举办。会上,国家超算互联网与郑庆哈城市算力网正式互联互通,超算互联网全国标准体系建设也宣布正式启动。
算力的重要性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凸显。人工智能等新计算场景不断涌现,算力发展正逐步聚焦于超算、智算融合,“超智融合”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走深向实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作为算力一体化建设组成部分的超算互联网,成为这支力量中的关键。
超智融合:算力发展新趋势
算力作为新基建登上时代舞台,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算力指数每提高一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分别增长千分之3.6和千分之1.7。算力每投入一元,将带动三到四元GDP的增长。
算力基础设施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的战略部署,这预示着数据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在网络、算力等设施的支持下,提供一体化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它涵盖了硬件、软件、开源协议、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多个层面,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算力是重要底座。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迅猛,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2460万亿次浮点运算),位居世界前列,算力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向新。
算力中的高性能算力分为尖端超算、通用超算、业务计算和人工智能计算。智算主要是以人工智能为主的超算服务。我国超算服务规模逐年迅速攀升,预计2025年接近500亿元。
人工智能是目前算力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根据《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2024)》,2003-2023年的20年间,智能算力需求增长百亿倍。截至2023年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超过76EFLOPS(FP32),同比增长65%。
智算需求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数字产业化,二是产业数字化。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截至今年6月,工业、教育、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算力应用项目超过了1.3万个,有力支撑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不仅推升算力需求,更改变了计算模式。传统的智算更多是图形图像等数据的处理,超算则是算法驱动。大模型的应用,使计算正朝着精度更高、工作量更大的场景发展,传统模式出现掣肘,超智融合水到渠成。
在应用层面,例如一个飞机发动机的模拟,专业数据集非常少,需要用超算生成可信数据,让大模型学习,这相当于把高精尖的模型变成人工智能模型的输入,这个过程就是超智融合。从基础设施层面,原来的智算可能只需要一个机器、一张卡就可以做训练,现在需要许多加速卡紧密互联,这正是高性能计算的优势。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说,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人工智能是驱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新范式。多元融合的智能超算是未来算力基础设施的基石,超智融合是接下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指出:相比国际顶尖水平,我国高端人工智能算力设施在性能上仍有一定差距,而抓住超智融合发展机遇,将有助于我们追赶性能目标。